设计趋势:亚洲美妆包装有何新亮点?

设计 - 2023/12/11

在中日韩三国,极简主义与极繁主义创造出一场沟通摩登与传统的设计对话,为美妆包装开辟宽广的创新实验空间。看到了某种趋势?在首尔或上海,显然有一些新的东西正从中诞生。

 

个性鲜明的瓶盖设计

在亚洲,瓶盖的设计样式大大丰富,从超大尺寸——如中国的观夏和闻献DOCUMENTS香氛瓶盖——到日本奥蜜思(Orbis)采用的变形设计。2020年由东京Curiosity工作室打造的品牌重塑宣传特辑(Kanebo I HOPE)中,花王(Kao Group)为新版佳丽宝(Kanebo)黑色系列选择了瓶盖与瓶身错位设计。此种略微非对称的构造意在传达一种对包容性的渴望,而饰有一道白色条纹的设计则代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瓶盖设计的注重是佳丽宝长久以来的传统。例如,Fresh Day Cream焕采赋活保湿日霜SPF 15等同系列产品均配有一款仿佛金属熔铸而成的瓶盖。

佳丽宝的Fresh Day Cream焕采赋活保湿日霜SPF 15与奥蜜思的非对称瓶盖设计©Kanebo;Orbis

在亚洲,瓶盖并非专为展示品牌logo的增补性设计元素。咨询公司Asia Cosme.Lab的总监Florence Bernardin提到奥蜜思卸妆乳的瓶盖设计:“由哑光塑料制成的主包装触感柔软,瓶盖极高,表面呈现浅浅的凹印,近似手指在乳霜中留下的印痕——一种不规则的精致印记,富有触感的凹陷设计。”

基于字体设计的文本游戏

新意迭出的字体设计本身已成为一种装饰元素:Pola(日本)以手写体文字表达产品承诺,流畅而醒目。偏经典的字体风格在养生堂(上海)的主包装中大行其道,亦常见于Bulk(日本)的瓶装与软管包装和Bulk(韩国)的包装盒与小箱匣。简单的丝印、金箔烫印和/或压印也是常见选择。

Bulk的瓶装与软管包装采用丰富多样的字体设计©Bulk Homme

极简主义成为主流

白底白花、金底白花、白底银花(The Ginza/资生堂的设计特别美),还可添上一抹红色或黄色(Pola最近调整了配色方案):在亚洲,尤其是在日本,白色成为美妆行业的新宠,搭配哑光而非亮面材质、磨砂而非透明玻璃,尽显极简主义的干练风格。https://www.luxepackshanghai.com/wp-admin/edit.php?post_type=cta

白色代表纯洁、正直与效率,令人想起日本美妆赖以成名的尖端科技感。这一点既体现于资生堂集团旗下的茵芙莎(Ipsa)永远充满未来感的设计,亦可见于雪肌精(高丝Kosé)、Iope(Amorepacific)和美甲艺术家渡边季穗最近正式创立的品牌Uka。有机护手霜的包装设计简约到极致:仅标有时间与香味信息。

日本品牌茵芙莎的美妆产品采用哑光白磨砂玻璃包装©Ipsa

值得一提的是Nendo Studio为美妆品牌Media Luxe(花王)和Sayuri Studio为On & Do(MTG Co.)设计的包装。哑光白搭配椭圆造型,抹除棱角,凸显简约感,符合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可反复填充,可拆分包装部件,次级包装不含胶水。整个系列的产品规格可适应忙碌的生活节奏,满足亚洲客户的必要需求。

Sayuri Studio为On & Do美妆产品设计的椭圆形包装©On & Do

“别忘了韩国的雪花秀Sulwhasoo(Amorepacific),他们的新视觉形象已经抛弃了正面汉字的传统样式。”Bernardin提到。依然位于瓶身侧面的标牌被设计成艺术家签名样式。最能代表该品牌的First Care Activating Serum润致焕活肌底精华液采用源自传统韩式青瓷罐的包装设计,去除多余元素。

色彩游戏:百无禁忌?

东边野兽Herbeast以红色为主导——这家中国新锐品牌用越来越丰富的色调搭配极具雕塑感的设计形态——Born to Stand Out(韩国)和Ahres(日本)同样如此。Waphyto(日本)与一朵芫(上海)展现半色调风格,而d-Program(日本/资生堂)则尝试透明色。Sidekick(同样来自资生堂,不过属于男士品牌)推崇电光色。实际上,白色并未在亚洲一统江湖,各种色彩在创意竞技场互不相让:哑光或漆光纯色、水彩渐变、全幅或局部字体花纹或饰边。这里的色彩也包括黑色,它为Rbow(韩国)的包装增添艺术感,还被用于Pola的BA护肤系列,在其建筑风格的包装设计中作为底色,凸显精致的植物主题纹饰。

Waphyto的半色调包装©Waphyto

趋势咨询机构WeOutWow的创始人Monia Merabet格外关注Tamburins(韩国),其瓶盖、印字或饰链呈现黑色、白色、红色与金色,充分强化视觉效果:“这家由眼镜潮牌Gentle Monster的创始团队精心打造的品牌代表韩国的一股新潮流,将当代艺术与美妆相结合。他们的精品店布置得像艺廊,创造沉浸式购物体验。产品本身成为了艺术品。”正如当初气垫粉底的全盛时代,韩国品牌依然是名副其实的搅局者。

资生堂旗下的男士品牌Sidekick展示电光色包装©Sidekick

跨越极简主义,迎接极繁主义

若根据那些荣获西方大奖的设计判断亚洲的流行趋势,可能会产生“东方式设计的风格纯粹而简约”这种具有误导性的印象。只要稍微了解几家最为成功的品牌,便会发现真相并非如此。Merabet指出:“中国本土品牌在过去四五年中飞速发展,足以向本国市场内长期垄断前十地位的西方奢侈品品牌发起挑战。这些本土品牌的出众之处在于华美的包装设计,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以此方式彰显著名的‘中国骄傲’。”

资生堂旗下的MaquillAGE品牌采用精致的深色装饰©MaquillAGE

Bernardin赞同这一分析:“许多顶尖包装设计极为精致,巧妙地运用多面结构创造并增强光照效果。”资生堂旗下的Clé de Peau即为一例,还包括同门品牌MaquillAGE与黛珂Decorté(Kosmé)出品的AQ与AQ Meliority等小众系列。Merabet指出:“似乎越高端的品牌,包装设计越精细。不过,请记住,对于限定版产品,最具名望的品牌往往会‘放飞自我’,这种情况在亚洲极为常见——几乎每场活动中都有。”

黛珂Decorté(Kosmé)粉底液配备水晶质感的矩形包装盒©Decorté

天然可持续:尚需努力

“纯净美妆”(Clean Beauty)运动的精神已在欧洲的配方开发和包装设计中得到充分贯彻,但在亚洲远未成功。好在新一代品牌的崛起正为这股趋势带来巨大助力,比如,中国的新锐品牌纷纷回归古典医药传统。然而,生态意识的提升却与如今倍受重视的包装设计产生冲突。在日本,拆解包装的礼仪与通过包装创造产品体验的做法已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例如花王一直是钻研可填充设计方案的先锋——尽管他们的出发点主要在于储存,而非环保。

凭借可持续设计与环保形象而获得Asia Cosme.Lab青睐的还有韩国品牌Siita,尤其是旗下的护手霜,采用纯素配方,含有回收雪松香氛,其包装材质经过Bernardin的确认,为可生物降解塑料。她强调:“我们的护手霜采用回收香水脂质体技术,可同时实现香味最大化与原料和能源消耗最小化。”

 

在日本,Baum(资生堂)确保90%的成分为天然来源,并使用回收橡木边角料制作包装瓶外壳。瓶身的主要材质据说为生物源PET或回收玻璃。

日本品牌Baum使用回收橡木边角料制作包装瓶外壳©Baum

在韩国,Toun 28使用回收皮革边角料制作标牌,其无塑料自立袋由牛皮纸和纸浆模塑制成,并采用铝合金密封设计。

不过,在亚洲,设计与自然的关系主要通过有机形态来表达,在形式上不一定与可持续性产生关联。当然,从审美角度来看,此类设计也具备足够的说服力。比如韩国Tirtir的蛋形气垫粉底,外观酷似鹅卵石,还有佳丽宝的The Exceptional系列,瓶身为磨砂玻璃,瓶盖设计独树一帜,诱人触摸。

韩国品牌Toun 28采用由牛皮纸和纸浆模塑制成的无塑料自立袋©Toun 28